大埔县大东镇白土村全村板栗种植面积1000多亩,种植历史悠久,村内“板栗王”树龄更是接近200年,素有“板栗之乡”美誉。白土村气候宜人,绿水青山,村内土壤为红壤,富硒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板栗的生长,生产出的“白土板栗”品质好、风味佳,远近闻名。
科技特派员团队先抵达白土村指导板栗树的春季管理工作,果农向科技特派员团队提出,“每年春季都看到板栗花开了很多,但挂果时却发现结的果子很少”。李国华研究员在板栗园现场向果农讲解板栗雌雄花的秘密,板栗树雌、雄同株,雌、雄花单生或者为混合花序,一般雄花在花序的上中部,雌花开在基部。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板栗雌花与雄花的比例通常为1: 2000 ~1: 3000,所以大家平常看到的大部分是雄花。雌花数量少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选种优良品种、早春适时浇水、合理施肥、修剪回缩、通过短截修剪的方式减少雄花序、直接摘除果前梢或通过三碘苯甲酸等药物抑制果前梢的加长生长、喷施叶面肥等管理手段控制雌花数量是增产有效方法。
科技特派员团队随后到大埔县昌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现场调研,现场指导板栗的春季嫁接技术并交接了新引入的3个板栗新品种种苗共计三百多株,紧锣密鼓进行新品种引入试验与示范推广工作,以期帮助当地优化板栗品种结构。
接着团队进村入户调查板栗种植现状,提出用3-5年时间在白土村开展“白土板栗”优系单株选育、扩繁复壮、高接换种等科技活动,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和产业振兴项目打下坚实的科技基础。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也提出“管理粗放、品种结构不合理”是白土板栗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也将陆续派出专家团队从白土板栗现有品种中筛选出品质好又高产的板栗母株,研究其品种特性,适当进行扩繁推广,为种植户提供新品种和优良传统品种选择,从而调优大东镇板栗品种结构,推动板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农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就农业科技服务、板栗项目对接等相关情况与大东镇曾春生书记、杨震镇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 上一篇: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兴宁市新圩镇助推乡村振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