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广东茶叶营销与品牌发展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作了题为《广东茶产业的创新驱动与品牌发展思考》专题报告。专题报告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接受梅州日报社记者专访。
广东有三大品牌:英德红茶、潮州单枞茶、嘉应茶,所以要从优势产品去突破,优化产品结构,创新产品出口形式。首先,要做出品牌,进行自主品牌创新,提高产品的价值链,从低档茶转化为高档茶、从散装茶转化为优质茶,让广东茶在世界舞台展示自己的魅力。
其次,嘉应茶品牌打造需要政府、行业、茶农联动,坚持不懈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嘉应茶有悠久历史,有良好的品牌基础,未来要发持续发力,嘉应茶将不再是品牌的名字,而是一个市场的渗透力和市场的占有率。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同时,也要培育龙头企业集群,让龙头企业支撑区域公共品牌,形成茶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良性互动。
最后,市场是检验产品的标准。所以,要建立全网品牌传播,打造“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营销体系,把嘉应茶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梅州环境优美,是老天给予我们的恩赐。茶是一个环境友好的产业,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打造金山银山。梅州应该将茶、旅、文、康、养结合起来,打造茶叶小镇,打造“世界长寿茶乡”, 让更多社会精英、都市人群在周末、在节假日走进美丽大埔,感受大自然,喝上健康大埔茶、嘉应茶。因为有旅游人气,嘉应茶的传播力也会加强,这就是最好的广告。要想健康长寿,走进大埔,呼吸空气,品嘉应茶,吃上蜜柚……
梅州嘉应茶包括了全品类,但从广东茶叶结构布局和梅州种茶的历史来看,应重点在大埔乌龙茶和客家绿茶上下功夫,因为客家绿茶从采制、加工、贮藏有独特的体系,既有新鲜的喝法,也有年份绿茶的喝法,而大埔乌龙茶在地理环境、土壤环境、加工工艺跟潮州乌龙茶大同小异,也有市场份额,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林丽妙
摄影记者:连志城
视频:李龙
编辑:杨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