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卓国宁院长率队到韶关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考察调研
时间:2021-05-28 来源:院办公室

  为进一步开阔工作视野,拓展工作思路,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5月24日—25日我院党组书记、院长卓国宁同志和院领导谢岳昌副院长、陈新伟副院长、谢真生党组成员带领省农科院梅州分院、办公室、科技合作部、花卉所、微生物所、果树所等相关部所人员前往韶关市开展花卉、食药用菌和柑橘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考察调研。韶关市农业农村局柯建忠局长、陈少梦副局长、黄苑芳总畜牧兽医师、余华荣副局长和翁源县、曲江区及仁化县农业农村局领导陪同调研。

  24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先后调研了翁源县兰花交易市场、广东全美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蝴蝶兰、红掌、白掌生产基地,万艺文创中心兰花展厅和视频直播平台,广东翁山兰花有限公司兰花研究院的种质资源圃和新品种选育基地,翁源县德芳兰园国兰种植培育基地。

  25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前往韶关市农业农村局参加了对接交流座谈会,卓国宁院长和谢岳昌副院长就我院组建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思路做了介绍,韶关市农业农村局陈少梦副局长介绍了韶关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双方就深化合作交流进行了探讨。之后,调研组一行前往韶关市曲江区开展食用菌产业调研,了解曲江区食用菌产业园建设运行情况,先后调研了广东沐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榆黄菇等食用菌培育栽培基地,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真姬菇、白玉菇工厂化生产基地;25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前往韶关市仁化县开展柑橘产业调研,先后调研了仁化县柑橘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综合馆和种质资源圃等。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五岭山脉南麓,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的发展呈现出“资源禀赋好、品种特色鲜明、产品质量优、发展空间大”四大特点,目前全市申报建立了13个省级产业园,兰花、食用菌和柑橘已成为韶关农业的主导产业,兰花产业的产量占到全国的六成以上,兰花产业园在研发生产、展示交易、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等领域吸纳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年产值已超15亿元,将打造成为“世界兰花展示中心,中国兰花产业总部基地”。 韶关菌类资源丰富,建有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吴清平院士团队的科技支持,培育有金针菇、平菇、香菇、白玉菇、真姬菇、茶树菇、灵芝、草菇、毛木耳等几十个品种。此外,韶关柑橘种植面积20多万亩,是广东重要的柑橘产区,仁化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广东省仁化县仁化贡柑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仁化县长坝沙田柚被授予“中国气候生态优品”称号,是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农产品,“丹霞贡柑”也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定。

  通过考察和调研,卓国宁院长表示,梅州和韶关农林产业有高度的相似性、共通性,梅州和韶关同属粤北山区,地域辽阔,山地资源和耕地资源都十分丰富,都有生态资源优势,在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机遇期,韶关的农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为代表的主要农作物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以花卉、药用菌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渐成规模,以韶关市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粮油、果蔬、食用菌等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发展。

  卓国宁院长强调,此次考察为梅州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结合韶关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经验做法,就推动梅州农林产业发展有四点启发:一是始终坚持特色做特优势做优思路,高度重视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始终坚持创新思路,扶持发展的角度,创新路径建设和申报国家、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理念,全力开展和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四是始终坚持“种业”发展为农业之“芯”理念,高度重视种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编文: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