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1日下午,市农林科学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市干部大会精神。院党组成员和五部十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党组书记、院长卓国宁主持。
会议指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我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豪情满怀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贯通起来,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进一步强化加快振兴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紧密结合农林科学院实际,细化工作举措,确保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在我院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会议强调,农林科学院要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一流农林科研院所”目标,以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突出“八大”工作重点,奋力去推动农林产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发展上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一是打造支撑科技创新农林基础研究功能平台。加速构建“一核两区八组团”基础研究功能平台,推动林业、果树、茶叶、粮油、微生物、水产、蔬菜、花卉、动物科学和植物保护10个研究所实验室建设,以申促建,推动梅州柚、嘉应茶、南药和客都米等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申报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二是打造农林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依托“扬帆计划”等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和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工程,招录引进一批特色现代农林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在营造建立“引育留用”制度环境上下功夫,优化科研创新队伍,全力提升农林科学院的科技创新水平。三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充分运用好市政府关于支持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开展机制创新试点的政策,着力推动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成果储备和梳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推动科技与主体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四是探索农林关键技术攻关“梅州模式”。聚焦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突出梅州特色,每年选取2-3个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梅州分院”和“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梅州分院”两个平台作用,启动博(硕)士领衔攻关计划,创新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组织专门团队进行全产链式科研攻关,推进梅州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探索科技金融合作创新试点。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探索借助金融的力量,推动农业科技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环节彼此连通,适当引导金融资金投入农业科技领域,探讨科技信贷推进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共享,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六是围绕推动“农业强”目标,聚焦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培选和示范推广。围绕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培选。启动“航天育种”工程,推动油茶、金柚、水稻和灵芝新品种的培育培选。实施良种、良法、良技推广计划,在全市建设一批南药、水果、茶叶、粮油、蔬菜、花卉等特色山区经济优良品种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梅州优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梅州“柚花茶”省食品安全标准认定、梅州“水晶香柚”品种认定和梅州“菩米”加工技术规程研究,着力打造梅州“三宝”。七是围绕推动“农村美”目标,聚焦产业布局,加强镇村规划指导。加强镇村产业规划的指导、乡村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病虫害的防控,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八是围绕推动“农民富”目标,聚焦素质提升,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指导。继续实施“百专家联百企”大行动和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驻镇帮镇扶村活动,落实全院18支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责任,聚焦良种良法推广、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主要内容,指导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全力服务驻镇帮镇扶村推动乡村振兴。
会议要求,全院各部门和各党支部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方案计划,把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纳入议题,与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基层党建等工作结合起来,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辅导讲座、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多层次全覆盖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