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市农林科学院“乡村振兴进行时·农林科学院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埔举行
时间:2022-07-13 来源:梅州市农林科学院

  7月8日,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乡村振兴进行时•农林科学院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大埔县大东镇举行。市农林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5部10所主要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社、梅州农业学校分管领导,大东镇和大东镇驻镇帮扶工作队以及大埔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启动仪式上,我院林业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粮油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分别与大埔茂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埔县昌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广东丹竹洋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华农互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科技服务框架协议。随后,市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卓国宁分别为大埔县昌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东板栗育繁推基地、大埔茂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五指毛桃种植示范基地、广东丹竹洋实业有限公司梅州菩米科研示范基地、广东华农互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四家基地授牌。

 

卓国宁院长发表讲话并宣布“乡村振兴进行时•农林科学院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

  卓国宁院长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国家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长期坚持的战略,是梅州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迫切需要。举行“乡村振兴进行时•农林科学院在行动”主题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一次具体行动,又是市农林科学院践行科技服务“三农”和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职责职能所在。市农林科学院挂牌运行两年以来,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一流农林科研院所”目标,以服务推动梅州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聚焦“科研平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合作、服务惠民、党建引领”工作重点,全面提升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能力,已建成科技创新平台145个,获得123项科技成果,全院科技工作者在全市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共开展科技下乡826次,服务经营主体225家、农户5200余户,建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61个,举办观摩培训会127场,培训6500多人次,为推动梅州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卓国宁院长强调,下来,市农林科学院将以此次“乡村振兴进行时•农林科学院在行动”启动仪式为新契机,认真履行市农林科学院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职责,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交流,坚持服务全市乡村振兴“一盘棋”,充分发挥农林科学院科研优势和梅州各地的产业资源优势,联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龙头企业,聚焦产业、突出优势、注重特色,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卓国宁院长要求,市农林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一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营造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是梅州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的迫切需要。二是聚焦产业,发挥优势,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服务乡村振兴。围绕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培选和示范推广,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指导,加强镇村产业规划和指引。三是凝心聚力,协同配合,共同开创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同时,也希望市直各相关单位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农林科学院的工作,尤其是在科技支撑服务农林产业发展,共推乡村振兴中的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希望各界新闻媒体多多关注农林科学院,多多宣传农林科学院,讲好梅州故事,讲好农林科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