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召开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在研项目推进会
时间:2024-03-01 来源:梅州市农林科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打造“现代化一流农林科研院所”和争做“融湾”先行区建设标兵目标,突出以项目实施推动农林科研高质量成果产出,实现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实施。2月26日我院召开了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2024年度工作会议暨在研项目推进会。会议由院党组书记、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卓国宁同志主持。院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各部所正副职同志、全院在研项目负责人及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谢岳昌副院长首先通报了我院2023年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及在研项目实施推进情况;院属10个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和博士硕士所长“三个领衔”项目代表、重点项目代表分别就本所在研项目进展、重点项目工作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存在困难问题及下一步推进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副院长谢岳昌、陈新伟、刘高新和党组成员谢真生分别对全院项目总体实施情况进行了点评。

在过去的一年,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技术服务市场做科研,以现代经济思维发展农业,充分发挥了指导、咨询和监督作用,认真负责地对全院的学科方向、重大项目、科研成果进行认真的咨询和评议,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申报林业、果树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农林科学院省级科研平台“零”的突破,10个研究所实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基础实验室全覆盖;产业攻关成果丰硕,2023年获得科技成果52项,其中新品种审定1项,省农业主推技术2项,省、市成果奖13项,成果鉴定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3项,专著1项,制定技术标准4项;科技服务广受欢迎,2023年18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和16个轻骑兵服务队共下乡服务920多次,指导农户1500多户,举办培训班38场,培训25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4500多份,种苗(食用菌种)1.7万多株,科普活动6场。

卓国宁院长最后作总结讲话。国宁院长首先对我院过去三年尤其是2023年度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就如何高质量推进2024年度工作的开展,国宁院长提出四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不移把科研这一主责主业抓紧抓好抓落实。全院要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立足农林科学院科研主业,强化“项目为王”和“以多出成果论英雄”理念,充分认识农林科学院的组建初心和职责任务,切实增强科技支撑梅州农林产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二是突出“梅州品种”“梅州技术”“梅州模式”“梅州标准”“梅州产品”“梅州品牌”六大重点,充分发挥政策、平台、人才作用,着力推动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动水晶香柚、锅叾1号、优质稻等新品种培育培选,深化油茶、金柚和灵芝“航天育种”工程,力促培育更多“梅州品种”;积极开展梅州柚木质化阻断、梅片树组培、客家炒绿品质提升等一批农林产业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探索更多的“梅州技术”;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推动柚花、柚皮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梅菜、菩米加工技术研究,形成更多的“梅州标准”“梅州产品”,全力打造“梅州品牌”。三是扎实开展“百专家联百企”“农村科技特派员”“轻骑兵服务队”三项科技服务活动,力促在服务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中更具显示度。落实“百专家联百企”一对一服务制度,解决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农林“四上”企业培育发展;落实“科技特派员”服务镇村制度,加强对全市产业尤其是镇村绿化美化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技术指导;落实“轻骑兵服务队”全链条服务制度,深化对企业、农户的科技培训。同时启动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镇村行活动,增强农林科技对增产增收的引领作用。四是坚持主动作为,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作用,全力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要积极营造想干事有机会、会干事有舞台、干成事有奖励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断激发科研活力;要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优化整合人财物资源,千方百计推动科研创新,力促更多“打粮食”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和监督管理,全力保障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