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养效益好!广东“四大名鹅”马冈鹅在梅上市
时间:2022-11-14 来源:梅州市农林科学院
近日,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与梅州彧园山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平远县石正镇合作共建的马冈鹅生态养殖试验示范基地的500只马冈鹅成功上市。
生态种养效益好
马冈鹅因原产于广东省开平市马冈镇而得名,是广东“四大名鹅”之一。马冈鹅具有乌头、乌颈、乌背、乌脚,俗称“四乌”的特征。它有别于本地常见鹅种,其体型适中,身形均匀,体重达9-10斤便可上市。马冈鹅皮薄嫩滑,肉质结实且富有弹性,清香无腥味,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果树下食草的马冈鹅
马冈鹅生态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占地约100亩,种植梨树5000多棵,今年6月底引进了第一批马冈鹅苗600只。在动科所科技创新团队的指导下,基地进行“果树下养鹅”生态养殖模式的探索与试验。经过1个多星期的育雏后,肉鹅就放至梨树下放养至90日龄出栏。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兴隆说,马冈鹅生态养殖项目为“2022年梅州市市级畜牧品种改良建设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调整优化梅州市畜牧业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果园空间,构建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此外,随着马冈鹅的推广养殖,可有效发动周边村民利用农村撂荒地进行牧草种植及小规模马冈鹅养殖,推动我市农村撂荒地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草料饲喂马冈鹅
养殖基地的技术后盾
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科技创新团队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技术指导,从挑选鹅苗开始,便参与其中,为梅州彧园山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之路“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马冈鹅生态养殖技术指导
因为是首次引进马冈鹅及进行“果树下养鹅”这一生态养殖模式,公司负责人曾宪梓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成功之路并没有那么顺畅。原来,在鹅苗刚买回来20天时,基地突然下雨,为免娇弱的小鹅受凉,基地饲养员遂驱赶小鹅回笼。原本在果树下闲庭信步的小鹅被这突如其来的驱赶惊吓,回到笼里后开始成群聚集。曾宪梓因饲养过肉鸡,初见此情形觉得只是受惊而没太在意。不想,第二天他起来察看小鹅的育雏栏发现,近百只1斤多重的小鹅意外死亡,并第一时间向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报告。接报后,刘兴隆所长迅速组织科技创新团队前往基地了解情况,询问了基地饲养员事情经过,并解剖了2只死鹅作进一步诊断分析,确定事故原因为应激中暑和堆积踩踏。曾宪梓得知不是传染性疫病才放下心来,但这一次的经验不足让他损失了近8000元。科技创新团队立即指导基地负责人改良育雏栏,将栏进行分隔,约20-30只小鹅为一栏,同时指导其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在育雏阶段不得猛烈驱赶,应尽量减少应激,从而有效避免“踩踏”事件的再次发生。

检查马冈鹅健康状况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凌欣华说,“果树下养鹅”生态养殖模式,马冈鹅以草为主食,一方面果树下的草可作为鹅青饲料,肉鹅饲养过程中减少了精饲料的使用,又为果园节约了人工除草成本;另外,鹅粪是果树优质有机肥,减少了果园化肥的使用,鹅粪又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曾宪梓激动地告诉记者,在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科技创新团队指导下,有效降低了马冈鹅饲养成本,同时一定程度上又节省了果园化肥及除草费用,相比之前果树下饲养放养鸡,利润翻了一番,养殖效益显著。
鹅苗价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频繁,今年3-4月鹅苗的价格约5元/只,6月采购时上涨至20元/只,10月份再次上涨至30元/只。刘兴隆所长说,为有效降低运输及鹅苗成本,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待饲养经验成熟了,引进马冈鹅种鹅、购买孵化设备,自己来孵化鹅苗,建设梅州的马冈鹅繁育基地。接下来,准备组织举办马冈鹅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参与肉鹅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