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产业 > 梅州茶叶 > 技术推广 >
茶黄蓟马的形态特征与防治技术
时间:2016-12-12 来源:王建 谢雄辉

  茶黄蓟马是南方茶区主要害虫之一,分类属性为缨翅目,蓟马科。
  一、形态特征
  1、成虫:橙黄色,体小,长约1毫米,头部复眼稍突出,翅2对,前翅橙黄色,透明细长,翅缘密生长毛。
  2、卵:为肾形,浅黄色。
  3、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初孵时乳白色,后变浅黄色,无翅。
  二、为害症状
  成虫、若虫锉吸为害茶树新梢嫩叶,受害叶片背面主脉两侧有2条至多条纵向内凹的红褐色条纹,严重时叶背呈现一片褐纹,条纹相应的叶正面稍凸起,叶色暗淡失去光泽,后期芽梢出现萎缩,叶片向内纵卷,叶质僵硬变脆,严重时整叶变褐、焦枯。
  成虫活泼,善于爬动和作短距离飞行。阴凉天气或早晚在叶面活动,太阳直射时,栖息于茶树下层荫蔽处,苗圃和幼龄茶园发生较多。成虫产卵于叶背叶肉内,蛹在茶丛下部或近土面枯叶下。
  三、防治技术
  1、及时采摘受害枝叶,集中烧毁。
   2、分批及时采茶,可在采茶的同时采除一部分卵和若虫,有利于控制茶黄蓟马的发展。
  3、于春茶结束后,在5月中下旬,叶片上开始出现茶黄蓟马时,对树体喷药防治,可选用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2.5%菜喜(多杀菌素)悬浮剂500~7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3000倍液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