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变质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氧化、降解和转化的结果,而对它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
1.温度
氧化、聚合都是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各种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10℃,茶叶褐变的速度会增加3~5倍。茶叶在10℃以下存放时,能较好地抑制褐变进程;在零下20℃时,则几乎能完全防止陈化变质。因此,在较高温度下存储茶叶时,茶多酚的酶促氧化和自动氧化都将加快,从而加速新茶的陈化、茶叶品质的损失。
2.水分
食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氧气的氧化。当食物中的水分子呈单分子层状态时,就像给食物表面蒙上了一层保护膜,使氧化进程变缓。研究表明,当茶叶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几乎呈单层分子关系,能阻止茶叶的氧化变质。但当水分含量超过这一水平后,水分则起到溶剂的作用。尤其是超过6%时,这种溶剂作用明显,化学反应激烈。主要表现在叶绿素迅速降解,色泽变化速度呈直线上升。
3.氧气
在空气中,氧气大部分是分子态氧,其自身反应性不强。但在有能促进反应的酶存在下,氧化反应就可以变得很激烈。茶叶中儿茶素类的自动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黄茶素、茶红素的进一步氧化聚合等,都和氧气的存在有关。因此,隔绝氧气能有效防止这些氧化反应的发生。
4.光线
光是一种能量。光照能提高整个体系的能量水平,对茶叶贮藏极为不利,加快了各种化学反应。光会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特别是叶绿素容易受到光照而褪色,其中的紫外线效果更明显。研究还发现,光能使绿茶中的脂肪酸氧化,使茶叶香气变化,形成强烈的日晒味。
- 上一篇:新建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