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参加2024年全国科普日梅州市主场活动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科技惠及人民群众
时间:2024-09-25 来源:梅州市农林科学院
      为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技创新,营造科普宣传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走进生活、惠及人民群众,9月24日,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党组成员、高级农艺师谢真生带领科技合作部和院属10个研究所共32名党员干部、专家到梅州市科技馆参加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梅州市主场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展示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成果,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农艺师黄海英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了科普宣讲。
      本次活动由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科学技术局、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热心市民前来参观和咨询。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工作者们热情解答了群众关于农业林业生产的各类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和建议,同时通过设置科技知识展板,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和优质林果苗木等农资产品,向公众推介市农林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和宣传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及防灾减灾等科技知识,向参加活动的小学生们传播科学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学好科学的热情,点燃科技强国的星星之火。据统计,活动现场共发放《水晶香柚简介》《茶知识108问》《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资料》等科学种养技术指导资料2050份;优质林木、果树、南药、花卉、蔬菜等种苗种子380株(包);客家炒绿茶饮、柚花茶、孢子粉、灵芝茶等科研产品450份;解答群众咨询300多人(次),有效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科普兴则科技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彰显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担当作为,把科学普及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精准发力增强全民科学素质。一是聚焦科研主责主业,大力开展农林技术研究、新品种培育培选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工作。今年以来,共获得省级、市级科研成果42项,其中获评“梅州柚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茶树-广金钱草间作生态栽培技术”“紫芝林下仿野生段木生态栽培及灵芝代用茶加工技术”等3项省农业主推技术;“客家炒绿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研究推广”等5项省市级科技成果;“野鸦椿栽培技术规程”等8项省市地方标准、“石仙桃育苗技术规程”等3项团体标准;“一种用于柚类茎尖脱毒组培装置”等15项专利。已实现柚花茶、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等12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有效赋能梅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全面加强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建设,积极打造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为梅州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积蓄新优势、增添新动能。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梅州沙田柚试验站等国家级平台4个,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平台29个,市级平台82个,并与各县(市、区)128家农业龙头企业签约共建科研示范基地,打造遍及全市的“科研田”“示范地”。三是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惠农、提高乡村科学素质等服务“三农”工作。全院深入实施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组建了34个农村科技特派团队、12支轻骑兵服务队、103位专家,深入全市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技服务送进农企农户,全面激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有效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梅州农业现代化固基赋能。
      编文:郑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