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产业 > 梅州茶叶 > 技术推广 >
客家历史名茶系列调查之一丰顺马图
时间:2013-12-12 来源:丘亮伟 肖丽红
  梅州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自古名山岀名茶,数百年的种茶历史形成了梅州八大历史名茶,如清香醇和的梅县清凉山绿茶、芳香醇和的兴宁官田绿茶、香醇甘爽的五华天柱山绿茶、芬芳浓郁的大埔西岩乌龙茶、香高味浓的丰顺马图绿茶、醇和甘爽的平远锅叾烘青茶、岩韵清长的平远南台山绿茶、香甘滑的蕉岭黄坑绿茶,在国内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享有盛誉。但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却出现品种结构不合理、历史名茶保存种植面积小、品种更新缓慢、栽培技术水平不高、茶叶单产较低、加工制作技术滞后、茶叶整体质量不稳、品牌分散等因素,梅州茶叶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开展我市历史名茶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引种工作,在梅州建立较大规模的茶叶种质资源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所与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共同开展了客家历史名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  对梅州历史八大名茶优良地方品种资源进行品种普查、评选、挖掘和整合,把优良地方品种集中在种质资源圃内保护种植,并以梅州历史八大名茶为亲本,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的科学方法,不断改良选育和提纯复壮地方名优茶品种,为恢复梅州历史名山名茶提供种质资源保障。为此,我们走遍了八大历史名茶的原产地,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土壤环境、茶叶品种、以及当地名茶历史和茶叶龙头企业进行了糸统全面调查。我们来到了第一站一丰顺马图。
  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地处丰梅边海拔千米以上的九龙嶂,北山嶂下,这里四面高山环绕,峰峦重叠,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全村面积38平方公里。,因地理位置独特,有险可据,曾经是朱德、陈毅、林彪等一大批革命老前辈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殊自然环境,马图山区,地处粵东莲花山脉,周围受数座千米以上山嶂笼罩,常年云雾缭绕,日夜温差明显,是产茶的宝地。马图茶制作十分得法,讲究鲜采鲜制,在杀青、揉埝、干炒等方面,保持传统的经典制作方法,加工技术精细,毛茶颜色灰绿微有光泽,条索紧结细小成眉条状,茶汤清澈,颜色青绿而略带淡黄,味清香,甘醇可口。
    据了解,全村780户3900多村民大部分家庭世代种茶,茶叶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随着新种植的茶树产量逐年提高,预计今年春茶可增产2万多斤。种茶给马图村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马图村有两个茶叶生产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大量收购的茶青,农户得到了实惠,带动全村农户种茶的积极性。去年茶叶单项年收入人均达到4000元以上,并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集岭南古茶种质保护、茶(树)新品种选育、马山茶高端生产、茶叶分级采收与遴选、马山茶精制加工与仓储、销售网络与物流体系建设、岭南茶文化发掘与弘扬、茶产业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茶产业全链条经营企业。公司秉承“企业+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在保护原有老茶园,提升老茶树品质的基础上带动全村870多户茶农,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茶园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垦、高质量种植,实现了茶地园林化、品种良种化、管理科学化、加工清洁化、产品优质化。公司拥有先进绿茶、红茶加工设备,现已生产名优绿茶和红茶共10多个系列,20多个品种,如金针一号、银针一号、金花红茶、高山溢韵等紫砂礼盒装。 马山生态茶园基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占地8000多亩,其中百年以上传统小叶茶种茶园1200亩。十余万株古茶树分布在四面环山、云雾缭绕、平均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基地全年平均气温为21℃,雨量充沛;土壤属燕山期花岗岩、石英岩、紫色砂岩结构,表层为黄红砂壤土,植被以蕨草为主。
  清新的空气、清澈的山泉、山高林峦植被丰富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出品种稀有的“马山”原生态茶叶。
  马山绿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荣获广东省第八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荣获广东省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指定用茶,并在梅州市2013年嘉应茗茶质量评比活动中,选送的“马山传统绿茶”和“马山金花红茶”获得“嘉应茗茶”十大优质茶称号。她的经典广告语“千米高山、百年茶树”,己深入人心。
  马图,一个美丽的山村,天然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马图茶的天然品质,这几年,尝到了甜头的茶农朋友们,正充满信心,在茶叶头企业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茶叶产业,通过强化科学管理、引进先进技术,提升马图村茶叶的档次;用统一的质量和品牌来开拓茶叶市场,短短的几年,使一个山区贫因村脱了贫,开逐渐走出了一条耕山致富的康张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