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产业 > 梅州茶叶 > 技术推广 >
光谱成分(光质)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时间:2018-09-12 来源:梅州市茶叶室

  太阳光按照波长分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和红外线区。可见光部分是茶树生育影响最大的光源,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色光组成。茶叶叶片中含有集中光合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茶树叶绿素吸收最多的为红、橙光和蓝、紫光,其他波长不能被叶绿素吸收。

  不同茶树品种对不同光质的吸收能力有差异,但具有类似的叶绿素吸收光谱特征。叶绿素对蓝紫光吸收能力强,而对绿光、黄光、红外光吸收能力弱。

  成熟茶树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高,叶绿素b对较短的光谱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这使得茶树适合在漫射光中生长。红外线虽然不能直接被叶绿素吸收,却能使土壤、水、空气和叶片本身吸热增温,为茶树的生长发育提供热量条件,促进茶树生长。

  红、橙光照射下,茶树能迅速生长发育,对碳代谢、糖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蓝光为短波光,在生理上对氮代谢、蛋白质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紫光比蓝光波长更短,不仅对氮代谢、蛋白质的形成影响重大,而且与一些含氮的品质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很多香气成分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相同辐射能下,不同光质对自然光下生长茶树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随着各种光质的辐射能的增加而增大。各光质下,茶树叶片光合强度高低依次为黄光>红光>绿光>蓝光>紫光。在自然界光谱中,紫外线的含量比较丰富,其波长长短不同对茶树生育影响有较大差异。紫外线中,波长较短的部分对新梢生长有抑制作用,但波长较长的部分对新梢生长有刺激作用。

  用不同颜色薄膜覆盖茶树,茶树形态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有人经过试验发现,以黄色薄膜处理的新梢最长,叶面积最大,叶片较薄、气孔密度较小;以红色薄膜处理的新梢最短,叶面积最小,而叶片较厚,气孔密度较大。因此,可用不同颜色薄膜覆盖提高茶叶产量,提前开采。

  不同光质条件下,对品质成分的影响表现为蓝、紫、绿光下,氨基酸总量、叶绿素和水浸出物含量较高;而茶多酚含量相对减少。红光下的光合速率高于蓝、紫光,红光促进糖类的形成,红光也就有利于茶多酚的形成;蓝、紫光则促进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丰富,蓝、紫光比重增加,这就是高山云雾茶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多,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